產品分類
-
實驗室儀器
按功能分
- 提供實驗環(huán)境的設備
-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
-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
-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
-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
- 計量儀器
- 培養(yǎng)孵育設備
- 基礎通用設備
- 通用分析儀器
- 樣品結果分析
- 1. CO2培養(yǎng)箱
- 2. 動物細胞培養(yǎng)罐
- 3. 封口用
- 4. 發(fā)芽箱
- 5. 孵育器
- 6. 發(fā)酵罐
- 7. 恒溫槽、低溫槽
- 8. 恒溫恒濕
- 9. 培養(yǎng)箱
- 10. 培養(yǎng)架
- 11. 人工氣候箱
- 12. 水浴、油浴、金屬浴
- 13. 搖床
- 14.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(yǎng)設備
- 1. 比色計
- 2. 測厚儀
- 3. 光度計
- 4. 光譜儀
- 5. 光化學反應儀
- 6. 電參數(shù)分析儀
- 7. 檢驗分析類儀器
- 8. 瀝青檢測
- 9. 酶標儀洗板機
- 10. 凝膠凈化系統(tǒng)
- 11. 氣質聯(lián)用儀
- 12. 氣體發(fā)生裝置
- 13. 水份測定儀
- 14. 色譜類
- 15. 水質分析、電化學儀
- 16. 石油、化工產品分析儀
- 17. 實驗室管理軟件
- 18. 同位素檢測
- 19. 透視設備
- 20. 旋光儀
- 21. 濁度計
- 22. 折光儀
- 顯微鏡
- 電化學分析類
- 其他
按專業(yè)實驗室分- 化學合成
-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細胞工程類
-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病理設備
- 1.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1. 細胞分析儀
- 2. 細胞培養(yǎng)用品
- 3. 細胞融合、雜交
- 1.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層析設備
- 動物實驗設備
- 糧油檢測
- 生物類基礎儀器
- 植物土壤檢測
- 1. 動物呼吸機
- 2. 動物固定器
- 3. 仿生消化系統(tǒng)
- 1. 電泳(電源)儀、電泳槽
- 2. 分子雜交
- 3. 基因工程
- 4. PCR儀
- 5. 紫外儀、凝膠成像系統(tǒng)
- 藥物檢測分析
- 地質
- 紡織
- 分析儀器
- 農產品質量監(jiān)測
- 1.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
- 2. 農產品檢測試紙
- 3.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
- 4. 土壤、化肥快速檢測儀
- 5.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
- 水產品質量安全
- 水產技術推廣
- 水生動物防疫
- 食品檢測實驗室
-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
- 1. 計數(shù)儀
- 2. 水產品質安監(jiān)測
- 3. 水產品檢測試紙
- 4. 水產品檢測藥品
- 1. 快速檢測試劑盒
- 2. 肉類檢測儀器
- 3.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
- 4. 食品安全檢測箱
- 5.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
- 6.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
- 7.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
- 8. 相關配置、配件
- 供水、水文監(jiān)測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熱銷品牌 - 工業(yè)儀器
- 戶外儀器
- 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
- 便攜式儀器
- 在線式儀器
顯微攝影操作的重要注意事項
[2011/10/13]
1. 攝影者對顯微攝影裝置的調整:包括兩目鏡瞳孔間距的調整和個人屈光不正的校正。前者指將兩目鏡的距離按個人的瞳孔間距進行調整,拉動目鏡或捻轉瞳孔間距調節(jié)螺旋。校正屈光時應轉動目鏡筒上的屈光度調節(jié)環(huán),使物鏡視野中心的“十”字由單線調成雙線,達到完全清晰,并且左右眼應分別調整。每個拍攝者都不宜省略這一步。
2. 物鏡與攝相目鏡不同組合的選擇:攝影目鏡除放大功能外,并不具備空間分辨功能,只有物鏡才具有空間分辨力。在一般條件下,對組織切片厚度在20 μm以下者,應盡量選擇較高倍物鏡,例如欲放大實物50倍時,選擇“20×”物鏡配以“2.5×”目鏡的組合方式,其清晰度比“10×”物鏡及“5×”目鏡的組合方式要高些。但是也要考慮切片薄厚和觀察標本的特異性的問題,例如在厚度為30 μm以上的冰凍切片上,觀察蜿蜒走行的神經纖維或血管時,由于較低倍物鏡的焦點深度較長,有利于從不同深度、層次或角度,連續(xù)觀察分析不在同一平面上走行的神經或血管影像。在這種情況下,還可將物鏡與目鏡不同組合多次拍攝,最終擇其效果最佳者。
3. 聚光器的調控使用問題:經驗較少的攝影者往往缺少對聚光器高度的調節(jié),也不知光源是否偏離視野中心。不少人只進行了物鏡與組織切片間的所謂“上聚焦”,而沒有進行聚光器與組織切片間的“下聚焦”,這當然也無法獲得最佳清晰度的成像底片。 Kohler 照明法操做步驟如下:①將視場光闌縮至最小,使光闌葉片的通孔呈現(xiàn)其八角形影像;②兩手分別捻轉載片臺下的左右定心螺絲,使光闌影像與視場中心圓圈重合,以校正光路;③調節(jié)聚光器高度,使八角形光闌影像由模糊變清晰,即“下聚焦”;④散大該光闌至135幀幅邊框(指常規(guī)135型負片畫幅,24 mm×36 mm)影像外周。再次微調聚光器高度,使光闌象最清晰為止。每變換一次放大倍率時,都要重復進行如上調整步驟。
4. 提高攝影反差:組織結構對比反差的好壞,當然取決于組織制備技術的質量。這是提高顯微攝影質量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但是一般情況下,為了彌補切片中對比反差的不足,�?刹捎萌缦碌难a救措施:①按照物鏡上的數(shù)值孔徑值即NA值,相應地進行聚光器孔徑光闌的匹配調節(jié)。一般質量優(yōu)良的物鏡鏡頭上,除標有放大倍率外,同時還標有NA值,NA值越大者空間分辨率相對越高。②如果按此法調節(jié)NA值轉盤后,若由于組織制備欠佳致使影像反差仍然不足時,則可將物鏡孔徑光闌的NA值再適當縮小,例如10x物鏡可調至0.19等。③如經過上述措施影像反差仍不好,則可將視場光闌從135(指常規(guī)135照片畫幅24 mm×36 mm)邊框外縮至邊框內,然后在暗室擴放時,再將視場光闌影像除去。當然,上述的后兩種措施,只不過是一種稍作修正的補救辦法而已。
5. 低倍攝影難度大:低倍攝影有其特殊優(yōu)點,例如在1(物)×2.5(目)放大倍率下,可拍攝大鼠腦切片一側全貌,對總覽特異性標記物的分布有一目了然之效果,但是低倍物鏡分辨力低,焦深較長,利用微調螺旋進行精確聚焦有一定難度。為避免視力的個體差異,應采取欠焦、過焦、正焦3步,聚焦不宜反復進行。
6. 油浸鏡頭的使用:100×的物鏡多為油浸鏡頭,然而,使用后常因鏡頭擦不凈而使鏡頭受損。替代的辦法是滴加超純水或雙蒸水,觀察效果與香柏油差別不大。由于100×物鏡鏡頭與切片距離極近,極易碰損鏡頭,必須先以40×物鏡聚焦,再轉至100×物鏡,輕輕轉動聚焦微調螺旋至焦點。為避免鏡頭損傷,新型100×物鏡常有彈簧裝置,可使鏡頭微動伸縮而避免其損傷。
7. 其它注意事項: ①按照常規(guī),彩色膠卷應加LBD(色溫變換)濾片,黑白膠卷應加IF550(綠色)濾片。LBD濾片可使日光型彩卷獲得最佳色溫補償,IF550 濾片則可使黑白卷分光感度與人眼者接近。盡管有人認為不一定需要濾光處理,但因為攝影取決于膠片的化學感光度,并不取決于人們眼睛對視野的直觀感受,還是加濾光片為好。②曝光時間的選定,也是一個必需注意的問題。已知在光強與曝光時間兩個參數(shù)之間,有許多不同的組合,均在曝光的“安全”范圍內,但所謂的“安全”范圍,并不等于最佳條件,所以作者認為限定曝光時間還是十分必要的,其道理在于膠卷化學感光度有一定限制,一個膠卷36個幀幅若隨意變動曝光時間,在36張之間差異將很大,而沖洗膠卷是在同一條件下,難免有些幀幅顯影不佳。依據(jù)作者的經驗,曝光時間一般限定在0.5~1 s,底片的影像效果較佳。③要將重點拍攝的結構置于視場中心,因為自動曝光裝置測得的曝光時間,是以視場中心區(qū)為標準,而偏離中心區(qū)越遠越不準。有時為了兼顧結構局解關系,而重點結構又不在視場中心時,則可采取點(spot)曝光法。④若需將一張切片上的結構拍為幾張,之后拼接時,可在New Vanox 顯微攝影儀器上設有一個鎖定鍵(lock),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,以使同一結構的幾個幀幅曝光時間一致,然后在洗照片時將這組照片同時放入顯影液與定影液。
2. 物鏡與攝相目鏡不同組合的選擇:攝影目鏡除放大功能外,并不具備空間分辨功能,只有物鏡才具有空間分辨力。在一般條件下,對組織切片厚度在20 μm以下者,應盡量選擇較高倍物鏡,例如欲放大實物50倍時,選擇“20×”物鏡配以“2.5×”目鏡的組合方式,其清晰度比“10×”物鏡及“5×”目鏡的組合方式要高些。但是也要考慮切片薄厚和觀察標本的特異性的問題,例如在厚度為30 μm以上的冰凍切片上,觀察蜿蜒走行的神經纖維或血管時,由于較低倍物鏡的焦點深度較長,有利于從不同深度、層次或角度,連續(xù)觀察分析不在同一平面上走行的神經或血管影像。在這種情況下,還可將物鏡與目鏡不同組合多次拍攝,最終擇其效果最佳者。
3. 聚光器的調控使用問題:經驗較少的攝影者往往缺少對聚光器高度的調節(jié),也不知光源是否偏離視野中心。不少人只進行了物鏡與組織切片間的所謂“上聚焦”,而沒有進行聚光器與組織切片間的“下聚焦”,這當然也無法獲得最佳清晰度的成像底片。 Kohler 照明法操做步驟如下:①將視場光闌縮至最小,使光闌葉片的通孔呈現(xiàn)其八角形影像;②兩手分別捻轉載片臺下的左右定心螺絲,使光闌影像與視場中心圓圈重合,以校正光路;③調節(jié)聚光器高度,使八角形光闌影像由模糊變清晰,即“下聚焦”;④散大該光闌至135幀幅邊框(指常規(guī)135型負片畫幅,24 mm×36 mm)影像外周。再次微調聚光器高度,使光闌象最清晰為止。每變換一次放大倍率時,都要重復進行如上調整步驟。
4. 提高攝影反差:組織結構對比反差的好壞,當然取決于組織制備技術的質量。這是提高顯微攝影質量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但是一般情況下,為了彌補切片中對比反差的不足,�?刹捎萌缦碌难a救措施:①按照物鏡上的數(shù)值孔徑值即NA值,相應地進行聚光器孔徑光闌的匹配調節(jié)。一般質量優(yōu)良的物鏡鏡頭上,除標有放大倍率外,同時還標有NA值,NA值越大者空間分辨率相對越高。②如果按此法調節(jié)NA值轉盤后,若由于組織制備欠佳致使影像反差仍然不足時,則可將物鏡孔徑光闌的NA值再適當縮小,例如10x物鏡可調至0.19等。③如經過上述措施影像反差仍不好,則可將視場光闌從135(指常規(guī)135照片畫幅24 mm×36 mm)邊框外縮至邊框內,然后在暗室擴放時,再將視場光闌影像除去。當然,上述的后兩種措施,只不過是一種稍作修正的補救辦法而已。
5. 低倍攝影難度大:低倍攝影有其特殊優(yōu)點,例如在1(物)×2.5(目)放大倍率下,可拍攝大鼠腦切片一側全貌,對總覽特異性標記物的分布有一目了然之效果,但是低倍物鏡分辨力低,焦深較長,利用微調螺旋進行精確聚焦有一定難度。為避免視力的個體差異,應采取欠焦、過焦、正焦3步,聚焦不宜反復進行。
6. 油浸鏡頭的使用:100×的物鏡多為油浸鏡頭,然而,使用后常因鏡頭擦不凈而使鏡頭受損。替代的辦法是滴加超純水或雙蒸水,觀察效果與香柏油差別不大。由于100×物鏡鏡頭與切片距離極近,極易碰損鏡頭,必須先以40×物鏡聚焦,再轉至100×物鏡,輕輕轉動聚焦微調螺旋至焦點。為避免鏡頭損傷,新型100×物鏡常有彈簧裝置,可使鏡頭微動伸縮而避免其損傷。
7. 其它注意事項: ①按照常規(guī),彩色膠卷應加LBD(色溫變換)濾片,黑白膠卷應加IF550(綠色)濾片。LBD濾片可使日光型彩卷獲得最佳色溫補償,IF550 濾片則可使黑白卷分光感度與人眼者接近。盡管有人認為不一定需要濾光處理,但因為攝影取決于膠片的化學感光度,并不取決于人們眼睛對視野的直觀感受,還是加濾光片為好。②曝光時間的選定,也是一個必需注意的問題。已知在光強與曝光時間兩個參數(shù)之間,有許多不同的組合,均在曝光的“安全”范圍內,但所謂的“安全”范圍,并不等于最佳條件,所以作者認為限定曝光時間還是十分必要的,其道理在于膠卷化學感光度有一定限制,一個膠卷36個幀幅若隨意變動曝光時間,在36張之間差異將很大,而沖洗膠卷是在同一條件下,難免有些幀幅顯影不佳。依據(jù)作者的經驗,曝光時間一般限定在0.5~1 s,底片的影像效果較佳。③要將重點拍攝的結構置于視場中心,因為自動曝光裝置測得的曝光時間,是以視場中心區(qū)為標準,而偏離中心區(qū)越遠越不準。有時為了兼顧結構局解關系,而重點結構又不在視場中心時,則可采取點(spot)曝光法。④若需將一張切片上的結構拍為幾張,之后拼接時,可在New Vanox 顯微攝影儀器上設有一個鎖定鍵(lock),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,以使同一結構的幾個幀幅曝光時間一致,然后在洗照片時將這組照片同時放入顯影液與定影液。
上一篇:生物醫(yī)學顯微攝影操作步驟
下一篇:PCR儀常見問題及回答